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6|回复: 14
收起左侧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26张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9 22: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被枪杀  
001.jpg
“奥斯瓦尔德出现了。我举起照相机,察觉到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他向前迈了三步。我按下快门。我直到听到了枪响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人们向鲁比扑过去时我照了另一张照片。可是闪光灯不起作用,又来不及充电。我一直为第一张照片感到担心。我有没有过早地按下快门?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我才能够从监狱里下班回办公室去把照片洗出来。快门没有按得过早。”

拿手榴弹的小男孩
02.jpg
阿伯斯的风格是一种幻想世界和意识形态世界的不和谐。正如这幅照片中阳光明媚的公园和两棵梨树之间, 以及优美的景致和小孩子明显的恐怖而带点残暴的表情。

被打捞的小猫  
03.jpg
这并不是一锅小猫靓汤。8周大的猫咪呼噜噜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么了, 它围者着面汤锅打转,直到一头载了进去……


04.jpg
在纽约105街区, 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最著名的吻
05.jpg
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500 威望 +1 收起 理由
搁浅 + 500 + 1 好文章!加精华。。。。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叫玛格丽特马瑟  
06.jpg
这幅坐姿人体使韦斯顿的人体摄影达到巅峰状态, 也是人体摄影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体艺术。

奥马伊拉的痛苦  
07.jpg
1985年11月13日,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

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

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乡村医生
08.jpg
1948年,史密斯被《生活》杂志派往科罗拉多州的克瑞米林拍一个工作中的医生。这次克瑞米林之行也促成了史密斯第一本摄影作品集的诞生。史密斯曾经作为战地摄影记者随美国空军来到了太平洋战争的战场。但最终,由于他的成果不受编辑的肯定,史密斯被子辞退。

他认为如果使用得当,摄影将“促进改良和理解的伟大力量”,他认为实事摄影不在于事先如何安排,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含能被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读者所领悟。就像这位抽着烟,端着几乎末碰的咖啡的杰瑞亚尼医生那样,史密斯也在捕捉着此际和下一时刻之间的人生的感觉。


陷阱
09.jpg
一个溜狗的老人突然停下来进入了摄影家设计的“圈套”…

陷阱前奏
10.jpg
画家为他穿著大衣的女友画一幅裸画, 这是在塞纳河畔由摄影师精心安排的一个“圈套”,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看看周围的人对此有何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2: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毕加索
11.jpg
“请看这块面包, 这是面包师出的主意。它们只有四个手指,这也是它们被命名为毕加索的原因。”毕加索如此对杜瓦诺斯说道。

旋转的温达  
12.jpg
这张照片是杜瓦诺斯1953年在一条大街上拍的。这期间,他拍摄大量温达的照片。温达在她父母的马戏团工作,实际上她是一个脱衣舞表演者,被称作“激情的蜗牛”。对“温达”的着迷来源于她的表演所带来的强烈对比:表演场里黑乎乎的,条件极其简陋,连街头苦力都可以进去看她的表演。外面则十分明亮。这明确地显示了公共场所和隐秘场所的对比

铁路边的商店  
13.jpg
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铁路边的商店,再现了美国30年代乡村富有的一面:种类繁多的瓜果和鱼,以及穿戴整齐的商店老板。不过很快的,美国经济就进入了大萧条期。这也是这张照片被人追忆的原因。

碎镜
14.jpg
镜子打碎了, 两个孩子在拾碎片,其它的孩子则默默看着,像犯了错的大人们那样惶恐。与此同时,另外的世界则依然各自奔忙,这是1981年出版的《观察的方式》一书,68张系列街头摄影中的第14张,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小大人
15.jpg
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条小巷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第二的明信片。

[ 本帖最后由 ノにι情⑧あそ 于 2008-10-9 22: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斯顿.丘吉尔  
16.jpg
1941年1月27日, 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x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撤退
17.jpg
这是在撤退中的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抗美援朝部队的回击。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Withdraw?..........!We go aheaad to the wrong drection!”

裸跑者
18.jpg
在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这个体型优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正跑过球场的看台前。据报导,面对这个尴尬场面,女王差点晕过去。后来,布瑞恩以“有伤风化罪”被判三个月监禁。

布列松习作
19.jpg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

饥饿的苏丹
20.jpg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 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们周围,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而过?

[ 本帖最后由 ノにι情⑧あそ 于 2008-10-9 23: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玛丽莲.梦露
21.jpg
此照之所摄, 是60年代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明星玛丽莲.梦露。虽然布列松是在梦露不经意时抓拍了此照,但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还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苦难的眼睛
22.jpg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你先请
23.jpg
猫米Terry和狗Tomson正在决定谁先下嘴。金花鼠Jim万万没有想到,主人刚离开家自己就要变成这两个“朋友”的晚餐。它们三个都是Mark家喂养的宠物。在主人面前,它们似乎是亲密无间的伙伴。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24.jpg
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 狂喜的 海军士兵 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吻着她。照片出现 于《Times》杂志, 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40年后,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受伤的女子
25.jpg
这幅照片是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一个受伤而只绑绷带裸睡的女子, 是那么安详而不带一丝猬亵。显示了布拉弗观察事物的能力: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去改善人的形象去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

亲战游行
26.jpg
这位穿戴整齐的游行者所佩的徽章上写着:“上帝保佑美国,支持我们在越南的孩子们。”但事实与他的期望正好相反。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战争不仅未使北越军队退却,反而让更多的“孩子”命丧异国他乡。

本作品为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 本帖最后由 ノにι情⑧あそ 于 2008-10-9 23: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2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占一楼.

最起码说明我来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2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之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2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我也不占了
那就当我没有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有艺术感,,,给我黑白的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
哇哈哈哈哈哈哈
谢谢搁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2 2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我喜欢的内容~
黑镜头这套书都蛮有收藏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03: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喜欢那张小孩子拿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0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张小大人给我的印象很深。。。。现在孩子普遍早熟。。。。哎。。。。。童年应该有的那份美好都被打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张名叫饥饿的苏丹那张照片,不经让人深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3 04:59 , Processed in 0.01930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